社區營造簡介
社區營造是社區發展必經過程,啟動與否初期掌握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、總幹事、村長、社區意見領袖身上,大部份社區不是社區領袖不想動就是不知道如何動,但都歸因於缺乏社區營造人才。
社區營造其精神在1.由下而上之居民討論和社區自治之共識,2.專業分工、集合社區各式各樣人才(電腦文書、公關交際、計畫發想撰寫、產業達人、美工繪圖、社區意見領袖、工藝家、文化藝術家…..)及志工之無私奉獻,3.輔以計畫為導向,發掘社區珍寶(人、文、地、景、產)由挖寶、識寶、展寶,到建立永續發展之社區產業。
社區營造初期在人的營造,也就是軟體面的營造,先由志工招募(青年志工、環保志工、關懷志工…….)、人才培訓研習(志工訓練、社區繪本、社區影像、計畫撰寫、……)、資源調查(田野調查研習及實作)、成果展示(社區繪本故事書、社區影像VCD、社區報發行、社區資源調查成果手冊、社區文化地圖、社區綠色地圖、社區導覽地圖…..),後期再以硬體建設全面展開,像農村宅院外觀整治、閒置空間再利用、私人土地無償提供環境空間綠美化之公眾使用、排水溝、涼亭、花壇、木棧道…景觀美化建設,這些將可由農村再生計畫支應,但現今計畫經費之爭取皆為競爭型之提案,靠的是社區的凝聚力、動員力,不是只有理事長或總幹事就可以辦得到。
期待並呼籲社區發展剛起步,急需您的參與,不要問我能做甚麼,您的參與就是關心社區、熱愛故鄉的表現,社區停滯都是派系與恩怨造成的,那都是過去式,現在及未來發生了甚麼事才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;社區的更美好,您不是也與有榮焉嗎!我覺得只要在社區住3天,就都是社區的一份子,不要分舊庄、後壁店或外來移民,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,我們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鳥語花香(環境綠美化-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)、安居樂業(治安良好、水溝乾淨、道路平整、路燈明亮…..)、幼有所教(社區幼兒、學童托顧、勞委會多元就業社會型計畫),少有所學(社區大學、媽媽教學),壯有所用